临床样本采集指南丨(三)细胞样本篇
阅读:1423 时间:2023-05-26

前言

各研究课题的采样条件和研究目的具有较大区别,该样本采集方法仅适用于常见临床蛋白质组学实验方案,请在准备样本前联系我司销售,我司技术人员将会根据您的具体实验条件和研究目的为您制定专属的采集方法。

 

样本采集基本原则

 

1、代表性和准确性原则

样本的采集部位和类型应充分考虑在研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样本应按实验设计要求及时、准确分离待检测部位或成分,再进行冻存和送检。例如:研究血浆样本应不包含血细胞成分;研究肿瘤组织应不包含正常组织、血液等。样本应保持采集时原始状态,不在采集方法要求外添加其他试剂。使用手术剪刀、聚丙烯离心管等洁净的工具和耗材,避免人为引入的非生物类和生物类污染。

 

2、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原则

在多中心和长周期项目中,使用统一的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格外重要,应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组织多次的样本采集培训,以保证所有样本在取材部位、采集时机、处理过程等方面保持一致,减少样本在采集环节引入的差异。样本应具有统一的标记规则、规范的保存记录、详尽的临床信息。

 

3、迅速性和低温性原则

样本在离体后应及时进行处理和低温保存;样本应根据研究需求在采集阶段进行分装,以避免在后续制备过程中反复冻融;样本在不符合采集规定的温度下避免长时间存放,以减少样本中蛋白质在活性蛋白酶、自然降解、环境微生物等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变化。

 

4、生物安全性和信息安全性原则

样本采集、保存、转运、使用等过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制要求;涉及样本采集、转运、检测等过程的合作单位应依法享有知情权和防护权;应参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及运输包装分类进行无感染性处理和运输;本公司仅接收在BSL-1级别实验室操作的实验材料。

 

样本采集参考方法——细胞样本

 

红细胞

 

样本要求

1. 样本通过离心分离收集红细胞成分。

2. 细胞经过清洗,不包含血浆等成分残留。

3. 样本以细胞沉淀形式保存,不含有多余液体。

4. 样本采集符合代表性和准确性原则、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原则、迅速性和低温性原则、生物安全性和信息安全性原则等四条基本原则。

 

参考方法

1. 使用紫色采血管(EDTA)静脉穿刺采集5 mL全血样本,轻轻颠倒混匀;

2. 60分钟内,采血管2000 ×g离心10分钟,去除血浆、白细胞层、以及上层500 μL红细胞,保留底部红细胞沉淀;

3. 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红细胞,2000 ×g离心10分钟,收集红细胞沉淀,清洗3次;

4. 将样本迅速冻入-20 ℃冰箱短期保存,或-80 ℃冰箱长期保存,检测时干冰寄送。

 

参考文献

1. Plasma Proteome Profiling to detect and avoid sample-related biases in biomarker studies. EMBO Mol Med. 2019 Nov 7;11(11):e10427.

2. N-Glycomics of Human Erythrocytes. Int J Mol Sci. 2021 Jul 28;22(15):8063.

3.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Human Red Blood Cell Proteome. J Proteome Res. 2017 Aug 4;16(8):2752-2761.

 

 

PBMC

 

样本要求

1. 

样本通过离心分离收集PBMC成分。

2. 细胞经过清洗,不包含血浆等成分残留。

3.样本以细胞沉淀形式保存,不含有多余液体。

4.样本采集符合代表性和准确性原则、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原则、迅速性和低温性原则、生物安全性和信息安全性原则等四条基本原则。

 

参考方法

1. 使用紫色采血管(EDTA)静脉穿刺采集5 mL全血样本,轻轻颠倒混匀,与等体积PBS混合;

2. 50 mL无菌离心管,加入10 mL Ficoll溶液待用;

3. 贴壁缓慢加入10 mL稀释血液至无菌离心管Ficoll上层,室温500 ×g离心30 min

4. 吸取离心后中层PBMC细胞层,转移至新的15 mL离心管;

5. 加入5 mL PBS500 ×g离心10分钟后去上清,重复3次,收集PBMC细胞沉淀;

6.将样本迅速冻入-20 ℃冰箱短期保存,或-80 ℃冰箱长期保存,检测时干冰寄送。

 

参考文献

1. Molecular Choreography of Acute Exercise. Cell. 2020 May 28;181(5):1112-1130.e16.

2. Proteome signatures of inflammatory activated primary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J Proteomics. 2012 Dec 5;76 Spec No.(5):150-62.

3.Nascent proteomes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as a novel source for biomarker discovery in human stroke. Stroke. 2014 Apr;45(4):1177-9.

 

血小板

 

样本要求

1. 样本通过离心分离收集血小板成分。

2.血小板经过清洗,不包含血浆等成分残留。

3.样本以血小板沉淀形式保存,不含有多余液体。

4.样本采集符合代表性和准确性原则、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原则、迅速性和低温性原则、生物安全性和信息安全性原则等四条基本原则。

 

参考方法

1. 使用紫色采血管(EDTA)静脉穿刺采集5 mL全血样本,轻轻颠倒混匀;

2. 200 ×g离心20 min,收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的上层2/3(约1 mL)至新离心管中;

3.200 ×g离心10 min,收集上清至新离心管中;

4.2000 ×g离心15 min收集血小板沉淀;

5.1 mL PBS清洗血小板沉淀,2000 ×g离心15 min收集血小板沉淀,清洗2次;

6.将血小板沉淀样本迅速冻入-20 ℃冰箱短期保存,或放入-80 ℃冰箱长期保存,检测时干冰寄送。

 

参考文献

1. Platelet biomarkers for a descending cognitive function: A proteomic approach. Aging Cell. 2021 May;20(5):e13358.

2. Novel manifestations of immune dysregulation and granule defects in gray platelet syndrome. Blood. 2020 Oct 22;136(17):1956-1967.

3.Plasma Proteome Profiling to detect and avoid sample-related biases in biomarker studies. EMBO Mol Med. 2019 Nov 7;11(11):e10427.